中新網8月21日電 近日,百度發布“光明行動”反詐騙計劃實施一周年行動報告,對外公布其在“光明行動”計劃開展以來,在打擊網絡詐騙、凈化網絡生態方面的行動與成果。報告顯示,百度在過去一年中積極配合公安部“云劍”、“凈網”等系列專項行動,依托領先的AI技術與“搜索+信息流”雙引擎生態,并綜合運用“防、打、宣”三位一體手段,全方位打擊網絡有害信息和違法犯罪行為,積極推進科技反詐、科普防詐新陣地建設。
針對網絡散布的虛假詐騙信息,百度“光明行動”計劃推出后采取主動信息巡查、提升審核門檻、重拳打擊“李鬼”、精準風險提示等手段,從源頭防止涉詐有害信息觸達網民。一年以來,其已利用AI技術干預和人工巡查等手段攔截、清理有涉嫌詐騙類信息29億條,百度貼吧主動挖掘并關閉涉嫌網絡詐騙貼吧272個,排查封禁涉嫌散播網絡詐騙信息賬號11萬個。
在推廣類審核方面,百度嚴把準入關,對金融類推廣實行“三證審核”(營業執照、行業許可證、簽約人身份證),并嚴格禁止廣告使用過度承諾詞匯;在品牌保護方面,百度已對9萬多個品牌詞進行搜索結果保護,共屏蔽虛假廣告千萬次,對巡查發現的疑似偽冒知名品牌的400多個商家賬戶廣告全部采取下線處理,并拉黑相關商家資質,永不合作。百度還在貸款行業商業搜索結果頂部優化風險提示語,****保護網民免遭貸款詐騙危害。
計劃實施以來,百度還持續探索精準打擊網絡詐騙犯罪行為的方法,主動升級黑產對抗手段。其在打擊網貸詐騙專案中積極亮劍,充分發揮技術和資源優勢,挖掘鎖定高價值線索,協助警方偵破多個案件。例如,針對不法分子模仿有錢花等知名網貸APP的展現界面,利用低門檻標語吸引網民、誘導申請人向指定賬戶匯款等情況,百度安全團隊成功克服涉案團伙組織機構分散等難點,運用專業的數據處理能力協助警方排摸出境外窩點關鍵信息,為案件偵破提供技術支撐。在總結實戰經驗基礎上,百度與蘇州市反通信網絡詐騙中心共同組建“打擊新型犯罪聯合實驗室”,開啟警企協作新模式。
在利用疫情實施詐騙的違法犯罪打擊行動中亦然,百度在春節期間成立工作專班,根據詐騙行為特征進行線索挖掘,向公安機關共計推送20批近千條線索,協助上海、山東、廣西、海南、河南等多個省市的公安機關破獲涉口罩詐騙案件20余起。
除了采取全方位措施打擊網絡詐騙犯罪,百度還充分發揮知識與信息平臺優勢,利用旗下多款產品打造權威信息聚合平臺,構建反詐騙科普知識傳播陣地,與網民、警方形成反詐騙統一戰線。一年來,百家號平臺累計推出反詐類稿件10萬余篇,全網推薦量達300多億次,其還吸引了31個省區市共365家反詐中心賬號入駐。同時,其與公安部刑偵局共同搭建全國反詐中心傳播陣地,為政府部門與廣大民眾提供一手反詐防騙信息。
此外,為進一步提高網民反詐騙意識,百度百科圍繞防范網絡、電信、貸款、情感等方面的詐騙套路,創建了近百條“校園貸”、“殺豬盤”、“兼職詐騙”等詐騙類常見詞條,并上線了反詐圖解百科、“全網追蹤”小程序等功能,以高質量反詐騙內容幫助網民識別金融詐騙套路。